主要價值編輯
在云南西南部白族,彝族,納西族等少數(shù)民族人家的庭院里以香櫞樹做為綠化樹種,當香櫞果實成熟后采摘下來經(jīng)過簡單加工用糖煮制成香櫞蜜餞,裝入陶罐密封之后可以保存一兩年的時間,是當?shù)厝嗣穹昴赀^節(jié)婚喪嫁娶宴客時招待客人的一道精美甜點。
香櫞是中藥,其干片有清香氣,味略苦而微甜,性溫,無毒。理氣寬中,消脹降痰。
【佤藥】香圓:成熟果實治療胃腹脹痛,消化不良,氣逆嘔吐,痰飲咳嗽《中佤藥》。
【傈僳藥】千達臘:果實用于胃痛脹滿,痰飲咳嗽氣壅,嘔逆少食《怒江藥》。
【阿昌藥】朗奈英:治胸悶,氣逆嘔吐,胃腹痛,痰飲咳嗽《德宏藥錄》。
【德昂藥】別格:功用同阿昌族《德宏藥錄》。
【景頗藥】Qing-tuishi:功用同阿昌族《德宏藥錄》。
【哈尼藥】阿妞:肉治小便赤澀,痔瘡,浮腫《哈尼藥》。
【蒙藥】阿瑪日-吉木斯:果實用于胸悶,氣逆嘔吐,胃腹脹痛,痰飲咳嗽《蒙藥》。
【彝藥】果用于食積不化,氣撐腹脹,咳嗽痰多,胸脅悶滿《哀牢》。[1]